![](/static/v2/images/20210202/qrcode.png)
學政治的時候講過一個話題“金銀自然不是錢,錢自然是金銀”。
金和銀只是自然界中的兩種稀有金屬。它們本身不是錢。金銀在貨幣出現之前就存在了,所以金銀自然不是貨幣。
當商品交易發展到等價物逐漸統一的時候,通用等價物的重任往往落在黃金和白銀身上。這是因為一小片金銀價值高,無生命,易分,易攜帶,易辨顏色,作為通用等價物有很多優點。當通用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時,貨幣就產生了。
當金銀被當做貨幣被使用的時候,“鑒定其成色”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很容易理解,如果你賣給別人一件商品,但你得到的金銀純度不夠,你就要賠錢!因此,出于“驗證金銀幣中貴金屬含量”的目的,數百年來,歐洲大多數國家都實行貴金屬鑒別和控制。
除了用作貨幣,金銀這種貴金屬材料還經常用于珠寶、銀器和手表。因此,對于這類商品,國家也會將其納入識別和管制的范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能在貴金屬手表上看到標記。
貴金屬手表上有四種常見標志,即:
“東道國貴金屬專用標志”
“貴金屬純度印記”
“雙方同意的貴金屬郵票”
“工廠標記和責任印章”
---貴金屬純度印記---
眾所周知,黃金是軟的。這種金屬雖然可以做成表殼和表扣,但是很容易損壞。所以拋開某些為了噱頭的品牌會使用純金來制作以外,幾乎全部的品牌采用的都是以黃金為主體的合金材料。
在這種合金材料中,最受歡迎的是75%的金和25%的其他金屬的混合物。這種比例的合金材料稱為“750”或“18K”。這兩個數字的意思是,黃金和合金的比例是750/1000,或者18/24。
從左起分別是18k白金、18k紅金、PT950鉑金和18K金。
75%的金混合物會因為其他金屬的種類和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和硬度。
18k白金中另有25%的其他金屬一般為鎳、銀、鈀、錳等。這些金屬的加入可以使黃金的顏色變白。
但18k紅金的顏色來源主要是金屬“銅”,人們習慣用不同的數字來定義其色度,如3N紅金(75%純金,13%銀,12%銅),4N紅金(75%純金,9%銀,16%銅)和5N紅金(75%金),可見銀加得越少,銅加得越多,其顏色越紅。
所以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一些品牌的印記處理中,除了代表純度的750,還有代表18k金使用比例的“N系數”。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品牌和產地的不同,18K紅金會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品牌的同一款手表,也會有輕微的色差,因為合金的制造會有批次差異,不可能保證完全一樣。
使用18K金、紅金和白金。一般標記為“750”或“18k”。鉑金是個例外,標有“PT950”。其中PT是“鉑鉑”的縮寫,950是純度的意思。
---所在國的貴金屬特定印記---
對于貴金屬的鑒別和管控,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它們都使用自己的貴金屬管制條例,并有獨立的取樣、測試、標記和技術要求。
因為說的是手表,所以這次主要說一下手表大國瑞士的貴金屬特定印記。
瑞士現在使用的貴金屬郵票的正式名稱是“一只圣伯恩哈德狗的頭”,中文翻譯為“圣伯納德狗頭”。
1995年以前,瑞士要求貴金屬手表必須加蓋印章,以區分不同的原料。金表需要加蓋“女王”頭像,使用銀的需要加蓋“鴨子”頭像。
1995年后,瑞士修改了貴金屬標志標準,規定所有貴金屬(金、銀、鉑、鈀)手表的表殼上都要有“圣伯納德狗頭”字樣。不少表友看見“圣伯納狗頭”就以為是黃金,但實際上人民幣4塊錢一克的白銀也算“貴”金屬。
就“圣伯納的狗頭”標記而言,不僅僅是一個隨機的封面。在瑞士,它完全受法律保護。“圣伯納的狗頭”這個標記是有嚴格限制的,即使是在大小上。“圣伯納德狗頭”有兩種,一種是大狗,寬2mm,高1.6mm,另一種是小狗,寬1mm,高0.8mm。
在瑞士,貴重金屬的檢驗是聯邦海關署下屬的辦公室和辦事處的責任。目前,他們共有40名檢驗人員,每年負責100多萬件貴金屬的檢驗評估工作。為了劃分責任,各下屬辦公室的狗頭印章略有不同。
在高倍放大鏡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圣伯納的狗頭”這個標記右下角的字母“G”。這個“G”代表“日內瓦”的日內瓦辦事處,該辦事處最初檢查和評估該表殼和表扣的貴金屬。
以上是瑞士各評估機構分支機構的簡稱代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拿個高倍放大鏡看看自己的手表在哪里經過認證。
在此之前,“圣伯納狗頭”印記的印章都是手工雕刻而成,非常地精細。蓋在貴金屬之上,我們可以看見明顯的凹凸變化,甚至連狗舌頭和毛發都能辨識出來。假表的貴金屬印記往往做不到這么逼真,所以不少表友都是依靠印記去辨別手表的真假。
但是,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添加標記的方式:——激光雕刻。
這種激光雕刻“圣伯納狗頭”印記已經出現在了歐米茄、伯爵、名士、宇舶等品牌之上。其雕刻的深度非常地淺,很容易被磨損掉。同時,因為是激光制作而成,極大地增加了被仿冒的風險。目前,在國內就有后做表扣等貴金屬附件,然后打上這種激光版本的“圣伯納狗頭”冒充真品,危險系數很大.不知道品牌是怎么想的,所以人家很難偽造!
此外,“圣伯納德狗頭”郵票并不僅僅用于瑞士生產的貴金屬手表。瑞士以外國家和地區的手表在瑞士正式銷售時都要經過檢測和評估。
---共同協定的貴金屬印記---
瑞士的貴金屬印記已經夠麻煩了,歐洲還有很多其他國家。所有這些國家的技術和法律要求阻礙了貴金屬產品的跨境貿易。經過20世紀60年代的長時間討論,1972年11月在維也納簽署了《貴金屬產品控制和標識公約》(簡稱“霍爾馬克公約”或“維也納公約”),并于1975年生效。
在這份合同中,各國達成協議,用公平的天平來標記貴金屬。以上數字代表貴金屬的純度,天平外框代表不同種類的貴金屬。比如鉑金是棱形框架,黃金是兩個重疊的圓圈。
---廠標、責任印記---
除了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對貴金屬制成的手表進行監管外,其原生產廠家也在監管范圍之內。
貴金屬材料和物品的原始生產商需要在瑞士伯爾尼的貴金屬中央控制辦公室申請“責任標志”,簡稱“責任標志”或“RM”。
常見的“責任標”就是這種。它的形狀來自金屬加工中使用的“鐵砧”、“錘子”或鑰匙的外框,里面有一個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制造商。
問題是,因為“責任印記”的形狀和外觀幾乎沒有約束條款,只要它不和官方標志、其他已經注冊的責任印記、注冊商標或品牌名稱或國際組織的縮寫相似或相同就行。,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各種各樣的“責任標記”。除非你是業內老司機,否則不可能記得外殼、表扣、表帶是哪家工廠生產的。
除了那些造型奇葩的“責任標”,一些手表品牌已經可以生產表殼等貴金屬配件,所以往往會使用帶有明顯品牌標識的“廠標”來申請自己的“責任標”。比如上面的“責任標”就來自勞力士,類似于該品牌的皇冠商標,稍微有點鐘表知識的朋友都能認出來。
瑞士對“責任印章”的管理也極其嚴格。一旦申請,“責任印章”20年內不能更改,以防有人經常更改造成誤解。即使某個“責任標”生產公司或工廠的所有權被移交,你也要去伯爾尼的貴金屬中央控制辦公室進行更改。一旦出了問題,可以迅速找到直接負責人。
如前所述,貴金屬手表上的印記一般有四種是所在國的貴金屬專用章,貴金屬純度章,雙方約定的貴金屬章,廠標和責任章。
但并不代表貴金屬手表就一定有這四種印記.比如有些國家對貴金屬印記沒有單獨的規章制度,就不用打了。但是,常見的瑞士狗頭標志并不通用。手表的貴金屬表殼和配件都不是瑞士生產的,成品表也不會正式進入瑞士市場,可以免去狗頭。比如德國品牌榮漢斯手表上找不到狗頭標志,只能看到“J”廠標和“750”字樣。
同時,“雙方協議貴金屬章”和“廠標及責任章”不具有通用性,需要在協議簽署登記后才能使用。
甚至在極端情況下,貴金屬手表連750、18K等最基本的“貴金屬純度標志”都沒有。
那么,金表沒有狗頭印記并不代表它是一枚假表。印記只是用于真假判斷的一個鑒別點而已。